• 3项成果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3项成果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本报讯(通讯员何莲、殷娜)1月8日,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隆重召开。习近平、李克强、王沪宁、韩正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会议活动。武汉大学3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其中主持完成2项成果分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参与完成的1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施闯教授主持完成的“中国高精度位置网及其在交通领域的重大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该项目瞄准北斗系统规模化应用的国家重大需求,立足自主创新,建立了精准、快速的北斗定位服务技术体系,研制了高性能、低成本的北斗核心芯片和系列装备,构建了稳健、可信的中国高精度位置服务系统,核心技术跻身国际前列。项目团队开拓了北斗精准定位在公路、水路、设施建设和大众出行等方面的规模化、产业化创新应用,并辐射军民其它领域,取得重大社会经济效益。 姜卫平教授主持完成的“海洋测绘和内陆水域监测的卫星大地测量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突破了多源卫星数据融合处理、海洋地理信息精细反演、陆海垂直基准无缝转换等关键技术,形成了自主创新的海洋测绘卫星大地测量技术方法体系。研制了我国首个国际同期分辨率最高、精度优于5cm的全球平均海面高模型WHU2000;反演了全球1′×1′分辨率的海洋重力异常和海底地形模型;率先构建了中国近海大范围无缝深度基准模型,实现了与国家陆地高程基准的无缝转换;并拓展用于内陆水域,实现了对我国主要湖泊水位和长江流域水储量等的变化监测。成果广泛用于我国沿海区域数字高程基准构建等工程,也被德国、韩国等科研机构用于深度基准转换等工作,并为海洋二号卫星系统、港珠澳大桥等国家重大工程提供了基础数据。 朱欣焰教授团队参与完成的“复杂大电网时空信息服务平台关键技术与应用”也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创建了复杂大电网双空间一体化时空信息模型,提出了复杂大电网时空拓扑秒级实时重构方法,构建了基于北斗系统的电网资源信息可信高效更新技术体系,研发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复杂大电网时空信息服务平台,建立了基于统一时空基准CGCS2000的国家电网地理信息服务网络。成果已应用于国家电网总部、27个省级电力公司及地市单位,并在“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国家推广。 据悉,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78个项目和7名科技专家。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38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7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7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6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73项:特等奖2项,一等奖23项(含创新团队3项),二等奖148项。刘永坦、钱七虎两位院士荣获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5名外籍科学家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图为姜卫平(左一)、施闯(中)、朱欣焰(右一)教授合影,何莲摄)

  • 微生物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我校ESI学科总数增至17个

    微生物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我校ESI学科总数增至17个 本报讯(通讯员王蔡华、刘霞)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发布的最新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简称ESI)数据显示,我校微生物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这也是我校第17个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的学科。 目前,学校共有17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化学学科稳定在全球前1‰;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工程科学、生物与生物化学、植物学与动物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物理、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地球科学、社会科学总论、数学、计算机科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等16个学科领域处于全球前1%。 此次ESI数据统计覆盖时间为2008年1月1日-2018年10月31日,我校微生物学共收录论文529篇,被引频次达到5339次,篇均被引10.09次,高被引论文3篇,在全球进入ESI前1%的448个机构中居第446位。 本次全球上榜机构总数为5870个,比2018年11月数据增加113个。对比2018年11月数据,我校各指标总体呈上升态势,总体排名居世界342位,上升4位,ESI学科数17个,增加1个。 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是基于科睿唯安公司(Clarivate Analytics,原汤森路透知识产权与科技事业部)所收录的全球12000多种学术期刊的1000多万条文献记录而建立的计量分析数据库,其数据库以学科分门别类,采集面覆盖全球几万乃至十几万家不同研究单位的学科,是衡量科学研究绩效、跟踪科学发展趋势的基本分析评价工具。

  • 贯彻落实第九次党代会精神 全面提升学校治理能力
    校领导务虚会和学校工作研讨会先后召开

    贯彻落实第九次党代会精神 全面提升学校治理能力校领导务虚会和学校工作研讨会先后召开 本报讯(记者陈丽霞、肖珊) 2月14日至15日,校领导班子2019年工作务虚会和学校工作研讨会先后举行。会议主题为“贯彻落实学校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全面提升学校治理能力,为开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征程提供坚强保障和良好环境。” 14日,校党委书记韩进、校长窦贤康分别主持上午和下午的务虚会,全体在校的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与会。15日上午,全体在校的校领导、中层正职干部、科研机构主要负责人出席学校工作研讨会,校党委常务副书记黄泰岩主持研讨会。 在务虚会和工作研讨会上,窦贤康回顾了2018年学校重点工作,并结合当前学校的发展态势介绍了2019年工作思路。副校长周叶中以《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体系 全面提升学校依法治校水平》为题作报告。校党委副书记赵雪梅以《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为“双一流”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为题作报告。 窦贤康在报告中说,2018年,学校紧紧围绕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办学目标,从大学发展的本质要求出发,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抓住大学发展的关键要素和核心环节,大力推进学校内涵建设,显著提升了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一是学生为本落到实处。二是人才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三是高水平、高标准办学共识逐步形成。 结合当前学校内外部的发展态势,窦贤康深入分析了学校目前发展进程中的不足并介绍了2019年工作思路。他说,2019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及学校第九次党代会总体部署的开局之年,也是学校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奋力推进“双一流”建设上水平的攻坚之年,学校应抓好如下重点工作:一是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打造一流本科教育。二是推动重大科研平台、重大项目的组织策划与建设。三是继续加强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四是结合学校高水平发展需要优化校园建设规划。五是落实好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优化方案。六是通过改革评价机制和加强考核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周叶中介绍了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和全面提升依法治校水平的意义,回顾了近年来武汉大学在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和推进依法治校工作中的实践。他认为,无论是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体系,还是全面提升依法治校水平,其落脚点都在于加强和改进学校管理,包括以下具体举措:强化法治意识,运用法治思维治理学校;抓住关键少数;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制度建设;维护制度权威,保障制度实施;推进依法治校机制建设。 赵雪梅介绍了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干部队伍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并介绍了我校机构和人员现状及与其他中管高校的比较分析。她认为,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还需要在以下方面发力: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提升干部素质能力、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进一步推进作风建设、加大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力度、建立后续职业发展通道。 在务虚会上,与会人员还就三个报告的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大家或提问、或补充、或阐释,在思想理念上进行碰撞,目的都是为了让务虚会上的“虚”落脚到工作中的“实”。 韩进作总结讲话。他认为,全面提升学校治理能力,需要培养一流的意识,尤其是校领导班子的一流意识。这主要包括眼界、方法和团队精神。关于如何做好2019年工作,韩进提出四点要求: 一是把握方向。学校发展的目标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在发展过程中,我们要把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放在核心位置,着力坚持和培育一种政治生态,形成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氛围。 二是审时度势。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征途中,要学习、把握和参透国情、教情和校情,用以指导我们的实际工作。学校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但我们要有危机意识,要凝心聚力,埋头苦干,进一步担当有为,在国家教育发展的进程之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三是坚持一流。我们要有符合武汉大学的眼界和格局;要有一流的心态和做事态度,有定力,有斗志,有韧劲;坚持和提倡集体主义精神,齐心协力地把学校工作做好。 四是狠抓落实。要把“能干成事”和“落实到位”作为我们的工作目标、工作追求和判断标准。

  • 一批思想政治重点工作和项目获教育部支持

    一批思想政治重点工作和项目获教育部支持 本报讯(记者张岱)教育部近期公布了一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点培育支持项目和计划。武汉大学入选“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承建单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入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话剧《西望乐山》入选高校原创文化精品推广行动计划。 自2018年5月起,教育部为深入推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地生根,推进实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一体化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切实提高工作亲和力和针对性,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关于高校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重点培育支持项目和计划。我校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动员申报,经报送单位推荐、专家审议、结果公示,最终上述项目成功入选。 “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建设工作将全面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一体化育人体系,全面提升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教育部先后在全国遴选了两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共产生8个“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区、25个“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和92个“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建设期限2年。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将为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咨询,全国共支持建设20个,建设期限4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将承担全国、全省以及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培训研修、理论教育、实践探索、政策咨询等工作任务,全国共支持建设40个,建设期限3年。 另悉,校团委牵头实施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入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全国共200项,建设期限2年;艺术学院原创话剧《西望乐山》入选高校原创文化精品推广行动计划,全国共40项,建设期限1年。 下一步, 武汉大学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结合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大学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坚持以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以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为核心,充分发挥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育人优势,强化领导体制,完善协调机制,创新实施体系,加大保障力度,改进评价规范,一体化构建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新格局,全面开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新征程。

  • 武汉大学思政慕课全国走红,原来是这样在讲

    武汉大学思政慕课全国走红,原来是这样在讲 2月13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在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采访获悉,该院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四门主修思政课制作成网上慕课,累计选课人数突破40万人次。这四门慕课也全部入选国家精品慕课。 何为慕课?慕课并非简单的授课视频,而是根据教材,将教材的知识点分解成众多小单元,成体系地在网络上推出,并同步安排老师在线答疑互动。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陈训威介绍,慕课的制作有其规律性,为打造精品,如何引入、高潮在哪里、笑点在哪里,往往需要多次磨合。 比如,为了讲解“意识的本质”这个知识点,武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可谓煞费苦心。 电脑能超过人脑吗?15分钟的慕课视频里,该院陈世锋老师与陈训威老师对辩,以此阐释“意识的本质”这个知识点。 陈训威讲起与家里智能音箱的对话:“小爱同学,你很笨吗?” 音箱反问他:“你心里是不是有别的音箱了?” 诙谐一笑中,枯燥的哲学原理慢慢解释清楚了。 00后被誉为互联网的原住民,从小在互联网中长大,几乎无人不网、无日不网、无处不网。 把学生从手机中吸引过来,是当下课堂面临的巨大挑战。 武汉大学四门主修思政课的知识点,请学生通过网上慕课消化,解放出实体课堂更多时间,用来互动讨论。 “网上慕课撬动了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需要老师对教材、对学生有更深刻地理解,并不断提高实体课堂的驾驭能力。”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杨威说,一定不能排斥互联网技术和实体课堂的融合,它能拓展教学时空,实现学生在哪里,课程教学就延伸到哪里。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程凌说,00后要的是硬货,教学内容不仅要新,还要深,在碎片化信息中长大的他们,更需要有理论深度的系统化引导。 “思政课改革创新,教师观念和习惯的转变是根本。对学生负责,孩子们会教会我们该怎么教他们!”陈训威老师的思考意味深长。 据悉,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理念,去年以来,我省启动高校“五个思政”(学生思政、教师思政、课程思政、学科思政、环境思政)改革创新,并获得了国务院教育督导组肯定。(原载《湖北日报》2019年2月15日,作者:陈会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