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大学韩占文院士专家工作站揭牌
    我校天文学学科发展迈出新步伐

    武汉大学韩占文院士专家工作站揭牌我校天文学学科发展迈出新步伐 本报讯(通讯员刘砚青、魏娜) 武汉大学韩占文院士专家工作站近日揭牌。依托该平台,云南天文台研究员韩占文院士团队将与我校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紧密合作,开展引力波天文学、高能天体物理、超新星物理、双星演化等领域的研究,提升我校天文学学科实力。 韩占文院士,我校副校长李建成院士、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徐红星院士,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揭牌仪式。 韩占文是国内外知名的天文学家,在双星演化,致密天体研究,超新星爆发机制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依托院士专家工作站平台,韩占文团队将与物理与科学技术学院紧密合作,聚焦双中子星、双白矮星双星系统的物理起源、Ia型超新星的前身星模型、引力波源的物理性质、引力波电磁对应体的后续观测和物理性质等前沿领域,开展引力波天文学、高能天体物理、超新星物理、双星演化等方向的研究,培养科研骨干和研究团队,产出高水平成果,提升我校天文学学科实力。 李建成指出,天文学是研究宇宙空间天体、宇宙的结构和发展的学科,人类自有文明史以来就一直在探索宇宙的奥秘。天文学作为一门古老的科学,它一开始就同人类的劳动和生存密切相关,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学同为六大基础学科。近代牛顿力学的出现,核能的发现等都与天文研究有密切的联系。当前对高能天体物理、致密星和宇宙演化的研究,正推动着现代科学的高速发展,对太阳和太阳系天体包括地球和人造卫星的研究也在航天、测地、通讯导航等领域都有诸多应用。我校天文学还处于起步阶段,近几年随着一批高水平团队的引进,发展迅速。韩占文院士工作站的建立将进一步促进我校天文学科的发展,并有助于其他基础科学共同发展,将与我校现有空天信息、地球物理、深空探测等特色领域形成有机互补,完善我校学科架构,实现“由地向天”的拓展。 韩占文表示,这是自己在国内大学建立的第一个工作站。天文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随着观测技术的进步,正在焕发新的生命力。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天文学,研究机构和从业人员数量很多,很多重大发现来自国外。而国内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对基础学科提出了更高要求,天文学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他将全力支持武汉大学开启建设天文学研究重镇的进程。徐红星为韩占文颁发了入站聘书。 据悉,武汉大学天文学科于2017年开始建设,在引力波和高能天体物理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目前发展迅速。2018年成立武汉大学-国家天文台联合天文中心,成立韩占文院士专家工作站,标志着我校天文学学科发展又迈出新步伐。

  • 杨威嘉获国际水电协会青年研究员奖
    为首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青年学者

    杨威嘉获国际水电协会青年研究员奖为首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青年学者 本报讯(通讯员王放)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青年教师杨威嘉副研究员近日获国际水电协会(International Hydropower Association, IHA)第三届青年研究员奖(Young Researcher Award),成为首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青年学者。 杨威嘉受邀赴法国巴黎参加了世界水电大会及颁奖典礼,并在“青年领袖对话”环节做大会报告。该奖项自2015年以来每两年颁发一次,往届获奖者均来自欧美高校。本届奖项共授予两人,另一位获奖者来自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杨威嘉以题为“An assessment framework of burden on hydropower units for short-term balancing of renewable power systems”(《水电机组在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中的短期调节负担评价框架》)的研究工作获奖。该研究主要针对如今电力系统中间歇性可再生能源比例日益增长的趋势,探讨了承担电网调节重任的传统水力发电机组将受到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国际水电协会报道称“该研究探讨了水电机组在不同条件及未来情景下调节的负担、性能及经济补偿,可为发电企业和输电系统运营商带来潜在的利益。”该研究成果已在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期刊发表。 国际水电协会IHA青年研究员奖旨在鼓励和表彰青年研究人员参与水电相关领域的研究。国际水电协会执行总裁Richard Taylor介绍:“IHA青年研究员奖为青年创新者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他们与来自水电行业、政府、金融和学术机构以及民间团体的主要代表们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使专业的创新研究成果引起世界各地决策者们的注意。”

  • 肝脏中“捉”到新型“肥胖因子”
    宋保亮团队成果发表于《自然·代谢》

    肝脏中“捉”到新型“肥胖因子”宋保亮团队成果发表于《自然·代谢》 本报讯(通讯员杨雪)生活中,你是否注意到,有的人似乎喝水都蹭蹭长肉,有的人却怎么吃都不胖。有没有想过,这是部分人群体内的“肥胖因子”在作怪?如果能“活捉”“肥胖因子”,然后对症下药,能使你的减肥或治病之路更有成效,听起来是不是很令人兴奋? 近日,生命科学学院宋保亮教授团队发现,肝脏分泌的GPNMB蛋白,就是一个新的“肥胖因子”,它通过上调脂肪组织的脂质合成基因、抑制机体产热,最终引起肥胖及胰岛素抵抗,而利用抗体中和血液GPNMB对肥胖和糖尿病有良好治疗效果。此项研究对于认识和治疗代谢性疾病有重要意义。 5月6日,Nature(《自然》)子刊Nature Metabolism(《自然·代谢》)在线发表了这项研究成果。同期杂志也发表preview(预告)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 论文题为“Gpnmb secreted from liver promotes lipogenesis in white adipose tissue and aggravates obesity and insulin resistance”(《肝脏分泌的Gpnmb蛋白促进白色脂肪组织脂质合成、加剧肥胖和胰岛素抵抗》)。宋保亮课题组的博士生巩学敏、李云峰,罗婕副教授,博士后魏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王计秋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宋保亮与上海科技大学戚炜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的资助。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6年,18岁及以上的成年人中逾19亿人超重,其中超过6.5亿人肥胖。肥胖可受遗传和环境等多因素影响,它不光影响体型,还是糖尿病、脂肪肝和心脑血管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生命体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其脂质代谢过程除了在细胞内受到严格的调控之外,各个组织器官之间也存在多种形式的相互作用。 宋保亮前期研究发现,在肝脏中特异敲除泛素连接酶gp78(L-gp78-/-)可导致SREBP通路抑制。有趣的是,研究人员发现在肝脏合成脂质能力下降的同时,脂肪组织脂质合成能力会代偿性上调,这表明肝脏分泌某种“肥胖因子”,促进脂肪组织脂质合成。 从这个现象出发,研究人员发现了肝分泌的GPNMB蛋白能显著加重肥胖程度,增加脂肪组织脂质合成能力,抑制机体产热,降低能量消耗,加重胰岛素抵抗。而GPNMB中和抗体能有效逆转肥胖小鼠的表型,减少脂肪组织重量,降低脂肪组织脂质合成基因的表达,促进脂肪组织产热,并减轻胰岛素抵抗。该研究成果,表明GPNMB就是一个新型“肥胖因子”,并证明靶向GPNMB可有效治疗肥胖和糖尿病。

  • 定格

    定格 “同学们,恭喜你们顺利毕业!”六月,毕业生们身着学位服穿梭于校园各个角落,利用最后的时间拍毕业照、谢师、聚餐、毕业旅游。再跟书记校长和恩师握一次手,接受来自师长们的祝福和叮嘱。在毕业生的照片里,写满了珞珈故事。这些故事,组成珞珈毕业往事,定格在我们的记忆里。(洪燕、蔡文浩摄影 肖珊报道)

  • “传帮带”送卫星上天
    ——我和我的老师李德仁

    “传帮带”送卫星上天——我和我的老师李德仁 1996年,我从河南考入武汉测绘科技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读这个专业也是阴差阳错,选专业时只看到“摄影”二字,以为是拿着相机咔嚓咔嚓拍照玩儿的,却忽视了后面的“测量与遥感”。 刚进武测没多久,意识到自己的专业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好玩儿”,质疑“学这干吗”,一度想退学重新考大学。正在动摇时,时任遥感信息工程学院院长的李德仁院士,给两个航测班的新生上了一堂班会课,认真生动地讲解了学科的发展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李老师这堂班会课对我们这届新生影响巨大,两个航测班共60人,没有出现一例转学和转专业现象。2006年,我组织航测班入学20周年同学聚会时,大家不约而同地回忆起这堂班会课,可见它对当年十八九岁的我们影响多么深远。许多同学跟我一样,因为这堂班会课,改变了人生的轨迹与命运。 环境对科研起关键作用 2005年博士毕业后,李老师将我留在实验室工作,参加国产第一颗测绘卫星“资源三号”的立项论证和工程研制。 为解决卫星“看得清、看得准”的问题,在李老师和龚老师直接指导下,我和团队成员反复研讨、论证方案。经过无数次修改,终于在2012年卫星发射后一周完成精度报告,完成我国第一颗自主民用高分辨率立体测绘卫星的精度测试,该卫星精度全面满足1∶50000测图精度,填补了中国在立体测图领域的空白。 在“资源三号”研究过程中,李老师叮嘱我,“国产上天的器件比国外的差,要善于以软补硬,要勇于超越。有超越才有创新!” 我不敢辜负李老师的期望,潜下心来做研究,主攻几何定标、标准产品生产,但是没有走前人的基于畸变模型的几何定标方法,而是提出了探元指向角的时变定标模型,在此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我提出的虚拟重成像解决多CCD拼接方式,已经成为我国光学卫星标准产品生产的标准生产模型。 李老师知道对地观测科研项目往往周期较长,短期内难出成果,他不为我们定指标、放压力,给予充分信任和宽松的氛围。“任何科研机构,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因素差异并不大,最终什么因素决定能不能出成果?我认为就是环境因素起关键作用。”这是李老师常说的一句话。即便全年没有产出显著科研成果,年终考核时,实验室会给年轻人提供较好的福利待遇,不让大家有后顾之忧。 在“资源三号”从2005年到2013年的8年研究过程中,我们团队是没有束缚的,每个人都可以直接表达意见。我刚提出探元指向角定标模型时,在遥感6号上进行了首次试验。一天下午,我给李老师汇报进度时,可能是表达得不太清楚,李老师当时没有听明白,但他说,“我们是工科,所有理论和技术都应在数据上验证。只要数据验证和理论方法是真实无误的,我现在不明白也没问题,你全力去做。” 发射卫星的机会来了 2015年初,针对地理信息产业如何发展,李老师撰写文章《迎接地理信息产业与IT产业的大融合》。他指出,地理信息产业与IT产业融合发展中,产业链融合、多技术集成是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这篇文章使我深受启发,思考如何将李老师的想法付诸实践,促进地理信息产业与IT产业的大融合。做一颗多功能集成卫星——这个想法在我心里落地生根。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我心里想着这件事,成天琢磨怎么将它变成现实时,契机真的来了。 这一年的元宵节,我在出差期间遇到一位从英国学习归来的航天五院朋友。他和我分享英国学习见闻时,提到的一个信息让我心潮澎湃:300万可以搞一个小卫星。 我高兴得几乎跳起来:武汉大学发射卫星的机会来了! 出差后一回到学校,我便和李老师讨论发射卫星的可行性。他强调,我们的卫星要和其他高校的不一样。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做的卫星,主要是验证卫星本身的技术。我们的卫星首先要解决我们学科发展的痛点,同时要引领卫星的发展。 李老师建议,小卫星命名为“珞珈一号”。“我们后续发射的卫星都命名为珞珈一号××星,不会命名为珞珈2号、珞珈3号等等。我们珞珈,是永争第一的。”李老师说这句话时,语气跟平时一样,但我听来振聋发聩。 2018年6月2日,珞珈一号顺利升空,李老师打来电话,“珞珈一号发射成功,是火箭的功劳,后续要做好夜光遥感应用和导航增强试验,这才是重中之重。” 共享共赢共同发展 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回到学校后,珞珈一号进入飞控、在轨测试阶段。我们团队的微信群里,只要有成员报送研究动向,李老师总是“秒回”,以鼓励和肯定为主,稍加指导。另外,他每天给我打两个电话,中午和晚上各一个,关心进展,指导测试。 在通电话的过程中,李老师说得最多的是“胆大心细、不急不躁、踏踏实实”,叮嘱我们心平气和地一步一步做好测试。 记得6月4日中午,珞珈一号发射48小时,刚好拍摄下传处理成功第一景数据,李老师打电话过来。他看到数据后说,“珞珈一号除了能进行DMSP和NPP社会经济参数估算外,还可以进行城市主体功能区划分的评估。为了发挥珞珈一号01星夜光数据的作用,武汉大学将联合国内外相关优势团队开展深入研究,充分发挥它的夜光遥感作用,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贡献。”同时,他要求,珞珈一号夜光遥感数据一定要对所有研究机构免费公开,共同促进夜光遥感的发展。 这就是我的导师,心里永远装着国家,装着武汉大学,装着学科。我们怀着“吃螃蟹”的心情研发珞珈一号,其间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可谓巨大;研发成功后,导师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共享”“共赢”“共同发展”。我们实验室这些年来发展得很好,一路走得很顺,究其背后的原因之一,就是这一份公心和大爱,正所谓:得道者多助。 跟李老师熟识以后,我发现,李老师出差的箱子里,总是多装一套衣服,以备不时之需。“衣服便宜与否没关系,一定要整洁,穿着大方得体是对别人的尊重。在快节奏的当下,这样能给别人留下一个好印象。”他跟我解释。 2012年,我开始跟着李老师读博士。他认为我有做学术的潜力,对我倾力培养。说到个人问题时,他笑着建议,以后你会非常忙,找的对象要以学校为圆心,在方圆5公里以内找对象。最终,我相中的是一个武汉姑娘,而且比我早一年毕业。李老师帮这个姑娘在武汉解决了工作,让我们终成眷属。 有时和李老师一起出差,生性比较淘气的我会撺掇他一起做年轻人爱做的坏事。有次在回程的高铁上,恰逢饭点,我捅捅他的胳膊,“吃份盒饭,来罐啤酒?”他笑着“接招”,“朱老师(李德仁夫人)不在,可以来一罐。”我听了莞尔。 就着啤酒和盒饭,我们聊着科研的事儿。那一幕,就像父子闲时对酌,是难得的放松时刻,久久地留在我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