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师傅的一天

期次:武汉大学新闻网    作者:安凯强,杨轩   查看:101

图:安凯强、杨轩  文:王若曦

春樱夏荷,秋桂冬梅……珞珈山四时美景的背后,少不了园林师傅忙碌的身影。一件绿马甲、一把枝剪是他们的标志。我们的故事主人公邓乾刚,是文理学部12位园林师傅中的一位。 

8:00,邓师傅和他的同事们已经开始修剪苗圃了。7:30是他们的上班时间,风雨无阻,四季如常。他并没有学过园艺,可是近20年日复一日的工作,他熟谙每一种植物的习性。什么树喜阴,什么苗适合什么样的高度,邓师傅如数家珍。

9:00,邓师傅把扎进手套里的小树枝和树叶拣出来。清晨露水重,打湿的手套特别容易破。平均每三天一副新手套,学校发的手套永远跟不上工作强度。伤痕累累的大手,有创口,有老茧,陪着武大的一草一木,历经了几多春秋。这些年,武大越来越美,植物越来越多,师傅的工作量也越来越大:除了修剪,还有打药除虫、栽树种花,游人多时,还要支援环卫清理垃圾。

 

10:20,去执行新任务的途中,邓师傅提起,路边倒下的树干是他们特意留给游人休息的。走着走着,他突然停下来观察头顶的叶子,焦虑地说:“有的叶子布满了虫洞,得想想办法。”

11:00,邓师傅仔细观察着播种的样地。他的任务就是统计一个月前洒下的花种的成长情况,成长良好的花种将移植到珞珈山步道两旁。

11:30,他又回到哲学学院,继续上午未完成的工作。扎根武大20来年,他们的生活看似与自然为伴,却是不断重复的体力活儿,偶尔在苗圃间的闲聊权当休憩。生活清苦,却也十分简单。一上午的工作,在清脆的咔擦声中结束了,邓师傅收起了剪刀。这一把剪刀,是师傅们的生活轴心,也裁出武大人美丽的家园。

12:10,我们跟随着邓师傅来到了位于湖滨的家。两栋楼之间搭起的低矮平房,在正午时分也昏昏暗暗。邓师傅的身影模糊在小巷里,唯有园林制服上两道荧光条格外鲜艳。

12:40,邓师傅来到小巷子里的公共厨房做午饭。一个人的饭菜格外简单:一个菜,一碗米饭。他一边切着菜,一边跟我们聊着家常,小巷有5户人家,每户月租130。一间小屋里,五六步长、两三步宽、两张高低床、两张小桌,简单到了极致。

 

14:30,邓师傅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下午的工作是将枝叶收集到一起,运到学校新建的生物处理站,粉碎、发酵、成肥。师傅们正将树枝一捆一捆地拖到那里。

15:40,师傅们正在观看技术人员调试和运行机器。生物站是全新的,机器也是全新的,以后轮到他们自己操作机器了,所以大家格外认真。

17:20,一天的忙碌即将收尾,在人文馆后面的绿色垃圾生化处理站门外,8名师傅来了张合影。他们并肩工作了十几年,还是第一次拍合照。

(编辑:严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