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推动一家联合研究院的诞生?

——邓子新院士团队采访记

期次:第231期    作者:本报通讯员 孙雪   查看:119

   

      东湖汤汤,珞珈巍巍。5月23日,企业家白骅握手科学家邓子新院士,海正药业-武汉大学联合研究院揭牌,标志着校企携手科研战略合作,提升企业生物医药研发水平,拓展全球市场占有率,迈出了坚实一步。

      走过62年的发展历程,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已成为全球百强制药企业,为什么还要带着百分的诚意,出资2500万元与武汉大学进行科研合作?到底是什么牵引着海正药业的产业之手和商业之眼呢?

     引凤归巢,共识文化的吸引力


       “博学深问、同舟共进。”8个字的室训,对于60多人的邓子新团队来说,早已是赫然在目、铭记于心的共识文化。
       8年来,一大批海内外高层次青年才俊纷纷从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加州大学、密苏里大学等知名高校,融入到武汉大学药学院的教学和科研事业中。
       引凤归巢之人正是中科院院士邓子新。他马不停蹄地为学院人才队伍和科研平台建设精心布局,和校领导一起奔赴海外招聘高端青年人才,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才强校”战略。
       最近,美国能源部可再生能源国家实验室的青年学者熊伟,加入药学人才梯队,成为团队中的又一名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邓子新说,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别人某一方面的优势,取长补短,成就自己。
       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理学、生物信息学、结构生物学等跨学科科研人才在一个平台上大显身手。学科间的交叉碰撞,老中青的传帮带扶,国内外的优势互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实验室梯队文化,使创新人才集聚产生的力量在这里“裂变”,产生的能量不只是加法,而是乘法。
       美国普渡大学龙凤,东英吉利亚大学张郑宇,美国布朗大学段炼,随着三位青年学者相继回国,他们的晶体衍射和冷冻电镜技术,与30多位从事药物生物合成基础与应用研究的科研人才一经交叉融合,扩展了现代药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联合的能量场效应也凸显了出来。
       “邓老师像慈父一样,包容着大家的个性,也包容着我们的失败。在武汉大学宽松的环境里,我们按照自己的科研兴趣专心研究。大家沉浸在快乐科研、开心生活的和谐氛围中。”谈及归巢之后的感受,曾以博士后身份工作于麻省理工学院的王连荣教授说。目前的她,是楚天学者特聘教授、青年长江学者、国家“优青”、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
  

   因凤筑巢,共建环境的向心力


       “安于所居,乐于所业。”凝聚一流的人才、争取一流的项目、搭建一流的平台是环环相扣的链条,唇齿相依共生共荣。
       以滴水成海之势,释放人才梯队的力量来争取科研经费,团队获批的项目包括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课题、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重大专项、高校创新与引智基地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项目等,为科研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条件支撑。
       团队用争取到的科研经费投入实验室建设,购置先进实验设备,完善高水平仪器平台,使硬件平台比肩世界水平。同时,团队把原有各所的人力和新引进的人才群体分成四支队伍,形成“一个核心、三大方向、四大团队、多个PI”的药学科研体系。
       组合生物合成与新药发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从无到有,由弱攀强。2011年6月完成计划论证,正式启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2013年12月顺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专家验收。
       孙宇辉教授曾是剑桥大学博士后,现为药学院分管科研的副院长、组合生物合成与新药发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科研上,孙宇辉从剑桥大学回国以来,以通讯作者身份,先后在国际著名期刊发表论文近20篇。管理上,他尽心尽责包揽实验室的大小管理事务,为梯队成员排忧解难。
       “我年长些,承上启下,要给年轻人创造机会和条件,传递博学深问的科研作风,发挥表率作用。”孙宇辉说,“我要求自己,在做好科研的同时,管理也不能拉下。”
       每周每月开办不同形式的科研组会、研讨会等学术交流活动,不断讨论、争辩、切磋、碰撞,实现资源、技术和信息共享,催生学科发展和高水平学术成果诞生。
       “我积累了海洋微生物和红树林微生物资源库,可以无偿提供给大家。”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引进的洪葵教授说,“我们在微信、走廊、饭厅、会议室等场所,讨论交流、质疑批判,这样的学术气氛真是太开放、太自由了。”
       实验室有一条不成文的共识:不论谁申请到科研经费,都会自觉拿出一部分,用于团队共同运转,支持科研项目经费暂时出现空窗期的教师,得以不间断地开展科研工作。这种互帮互助的氛围,为大家免除了后顾之忧。

    助凤腾飞,共赢整体的创新力


       群雁高飞头雁领。邓子新不仅是科技创新的开拓者,也是提携后学的领路人。
       大学科相同的青年人才在同一个平台上发展,并不总是相互竞争,也能形成相互促进,你追我赶的共赢局面。
       副教授陈文青专长研究核苷类的抗生素如多氧霉素,一系列工作被《细胞·化学生物学》杂志遴选为研究亮点;教授瞿旭东发现一组能特异性识别大型芳香取代基的亚胺还原酶的作用和功能,使这类化合物合成的机理清新呈现;教授虞沂、副教授赵昌明的一系列工作相继在《美国化学会志》《德国应用化学》等刊物发表……在这里,大家各有特色,各自深耕专长。
       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是药学发展的延伸基地、人才练兵的实战营地。正是校企合作形成的群体显示度和影响力,促成了海正药业-武汉大学携手科研合作,成立联合研究院。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刘天罡教授对团队感情很深。其研究内容偏产业化,从美国斯坦福大学来到武汉大学后,他最先切入到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的平台建设和管理运作,得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科研转化特长。
       由刘天罡牵头,组织一批药学人才从产业中寻找科学和工程问题,以科技手段提升产品品质。这些年,他做科研和产业,互促互进。他发展的定向合成代谢理论技术体系催生了一系列高端生物产品问世,一系列论文在《代谢工程》等生物工程领域的权威刊物发表,担任《代谢工程》《ACS合成生物学》等国际权威刊物的编委等。
       从哈佛大学引进的“青年千人”陈实教授,与王连荣是一对科研伉俪,是团队的骨干成员。陈实先后在《自然通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国际权威刊物发表多篇有影响力的科研论文。夫妇俩以自己的影响力,吸引一批青年教师汇聚武大共谋发展。
       “让每个人都有归属感和成就感,是我们做好人才工作的初心所在。”药学院党委书记吴艳说。
  

    群凤和鸣,共享全球的影响力


       据不完全统计,邓子新、孙宇辉、刘天罡、陈实等相继担任近十个国际杂志的副主编或编委,武大药学的国际影响力随之提升。
       从来访听学走向出访讲学。学院积极邀请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来自美国、德国、加拿大、韩国、瑞典、英国和日本的科学院或工程院院士、国际著名学者来访讲学。同时,团队成员频繁在重要国际会议上作报告,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力。
       从参加会议走向主办会议。主办第十三届国际工业微生物遗传学大会,33个国家或地区的千余名专家学者作153场专题报告,每年举办不同规格的药学国际前沿学术会议,有效提高师生的学术素养和国际交流能力。
       从项目合作走向产业合作。加入欧盟第七框架PharmaSea项目,获得各类合作项目;与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法国里尔二大、德国耶拿大学、洛林大学等广泛合作;与湖北能特、江西新龙、安琪酵母、云南大益等十几家国内外企业合作等,在产学研用方面取得实效。
       微生物药物高产和创新系列成果,规模化、集成化、优质化地出现在一个学院,牵引着海正药业的产业之手和商业之眼。
       可以说,正是之前打下的基础,促成了海正药业-武汉大学联合研究院的诞生。(图为邓子新团队做实验,孙雪摄)

      (“引凤筑巢”栏目“人才强校系列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