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珈青年派
为江西古村拍一部纪录片

期次:第264期       查看:54


 

       富含乡村韵味与悠久历史的古村落和古建筑,承载着特殊的文化气质,它难以复制、不可再生,具有重要的文化艺术价值,亟待发掘、研究与保护。在此背景下,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的沈有先副书记与王炎松教授带领研究生团队,开展“武汉大学研究生江西革命老区古村落文化考察及振兴策略”项目,深入了解和保护江西古村落群。

       本项目作为2016年湖北首批高校实践育人特色项目,参与人数总数多达上千人,分布于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水利水电学院、文学院、哲学学院等。
     经过漫长而深入的实践,2018年结项时,项目在学术和社会两个方面都收获了丰富的成果:多次考察、与当地政府对接,进行江西革命老区的“美丽家园、智慧乡村的建设战略”研究,完成了当地的古城、老街的保护与改造方案设计,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尤为特别的是,项目组还拍摄了《走进金溪》的纪录片。在本期专题中,让我们重返优美的江西古村,探访纪录片走过的路途,听听镜头背后的文化遗产保护故事。

       策划:肖珊
       出品:武汉大学大学生新闻社
       执行:吴霜
       撰文:方妍、吴霜
       题图:董心瑶
       照片:受访者提供


用镜头记录文遗:
唤起社会对历史遗产的保护意识
       前期考察很重要,一则,对于国家“乡村振兴”在微观层面的推行情况要有一个科学的判断;二则,理论研究本就要建立在充分了解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基于此,纪录片项目在开展初期就进行了基础资料收集和调研计划的编制,制定了调研路线。
       本项目主要建立在城市设计学院建筑系王炎松教授的多年研究基础上,结合王炎松撰写的《金溪古村落四季行》《遗落抚河的梦境》等,及其团队的相关研究成果和相关媒体的影音资料,团队成员对调研对象——临川文化和金溪古村落有了初步的认识。
       项目重点考察15个传统古村落,对古村落的位置、面积、人口、建筑风格、建筑形态等相关基础数据进行搜集和整理,并以金溪县传统村落为实践点,开展研究生“中国文化传承”的主题教育。老师们意在帮助研究生深入乡村一线,以革命老区的古村落为载体,在实践中研究中国建筑,品味传统艺术,传承儒家精髓,培养中华情怀,担当起振兴中国文化的社会责任,通过专业知识和技术的运用,挖掘、保护和利用当地古村落资源,实现对革命老区的知识回报。
       周家荣是城市设计学院2015级建筑学研究生,跟随王炎松教授做古建筑考察研究。他在参与此次项目之前就常常去江西古村落调研与测绘。“我接触的第一个古村落就是江西的棠阴古镇”,他回忆,当时古村落优美的遗韵、朴素的民风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在学校申报下来这个项目后,他格外兴奋,跃跃欲试。
       为了更加生动形象地呈现江西革命老区与古村落考察过程,沈有先老师提出用纪录片的形式。由于在学校活动中曾经有过拍摄经验,周家荣对电影的制作流程和拍摄手法也有了解,自然而然担起了这项任务,成为了纪录片拍摄的负责人。
       周家荣说,纪录片最终目的是要呼吁社会各界加入到江西革命老区及古村落的保护中,唤起社会对历史遗产的保护意识——这也是项目的初衷。他们以武大研究生的视角,用纪录片的形式重现古村落的风貌和生活场景,从这一点而言,他们亲手制作的纪录片比电视台的纪录片给人感觉更加亲切,更加真实。

拍摄中的沉思:
真切感受文物保护的困难和窘状
       拍摄团队的八个人带着沉重的设备来到江西古村落现场,还没开始执行拍摄,就遇到了一个很大的难题:没有足够的车辆去转场,这导致他们所能拍摄的场景非常有限。同行八人,还有数量不少的设备,由于经费有限,一行人只租到了一辆小车,这意味着八个人无论是前往拍摄现场还是返程作息都不可能同行,只能分两组。县城到古村落每天往返拍摄现场就要耗费8个小时,导致每天真正用来工作的时间只有短短的4小时。同样因为经费限制,拍摄周期只有5天,最后总拍摄工作时长只有短短20个小时,这对于影片拍摄工作而言,是最大的挑战。
       原计划拍摄的镜头需要滑轨和斯坦尼康的配合,但是把各种设备架设起来需要大量的时间,也不便于下个镜头拍摄的转场。周家荣于是决定放弃滑轨,放弃各种配套设备,只带一个三脚架和一台单反,“轻装上阵”,以“打游击”的方式用最快的速度拍摄完所有的镜头,并且给自己定下要求,每个镜头只有一次拍摄机会,不再重新拍第二次。
       在拍摄现场,由于方言不通,团队跟当地村民沟通起来比较困难,要求村民为了画面效果完成一些表演或配合已经不可能了,况且“摆拍”也违背纪录片的基本拍摄原则,所以片中所有涉及到村民的镜头均为现场抓拍,这样反而更好地反映了村民真实生活场景。“江西古村的留守村民还是很热情的,他们朴素而诚恳。”周家荣说。
       拍摄过程中有两个场景,让周家荣至今印象深刻。
       其一是一对老夫妻在在家里做菜和吃午饭。江西古村落很少有贸易活动,基本是自耕自足的生活。他们一辈子就生活在这个祖先留下来的村子,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守护历史的遗产。
       其二是一个小男孩独自一人在水塘边走。古村的年轻人都外出谋生,只有小孩和老人留守在村里。当时周家荣看到那个小男孩沿水塘边走着,也没有同龄玩伴,就让他当“导游”带团队逛村子。在傍晚团队离开村子的时候,小男孩在村口还有点不舍。这个场景对在场队员触动很大。
       城市设计学院城市规划2015级研究生李潇潇是“智慧乡村”计划书的起草者,在她的回忆中,村中有不少坍塌败落之地,残垣断壁,杂草丛生,那些原本精美的古建筑由于年久失修,无人问津,渐渐地倒塌残废,让人痛心不已。
       据村里的老人讲述,村中年轻汉子都外出谋生了,老人小孩对于那些破败的房子也无能为力。况且古村的建筑被国家回收,属于文物,他们也没有资格进行修缮,只能听之任之。更有甚者,村中时常发生文物盗窃行为,镂空的石雕,精美的门窗甚至牌匾题字都是盗贼行窃的对象,墙上一个个黑乎乎的窟窿就是盗贼窃走文物之后留下的,像丑陋的伤痕。
       李潇潇说:“我们听到村里老人这番话,心中五味杂陈,真切地感受到了文物保护的困难和窘状。只希望社会公众能更加重视,一起做好古村的开发保护工作,莫让这些珍贵的历史遗产湮没在荒草之中。”
       拍摄期间,适逢汤显祖逝世400周年纪念活动暨第三届中国(抚州)汤显祖艺术节,应金溪县政府的邀请,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积极动员广大研究生,并派出6名研究生参加接待志愿者活动,用实际行动礼敬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金溪县双塘镇竹桥古村,武汉大学志愿者身披“武汉大学志愿者绶带”、头戴“武汉大学”小红帽,活跃在村头巷尾,成为明清建筑解说员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镜头幕后的团队:
扎根土地后更踏实地成长
       丰富成果背后总是离不开成员的汗水,而这些汗水带来的成就感也是成员们奋斗的动力之一。谈到大家一起拍摄的过程,周家荣表示收获很多。
       周家荣觉得当时队伍组建的过程也很有趣。他所负责的拍摄小组的成员来源于从各个学院招募的志愿者,有学水利的,学经济的,学计算机的,而他们无一例外均没有影片拍摄的经历。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快速将拍摄团队组建起来、团结起来是对周家荣的考验。好在成员们虽然以前没有系统学习过影片拍摄和古建筑研究,却十分好奇并好学。到了拍摄现场,他们逐渐被古朴村落所吸引,并投入了进去,从最初的“尝鲜”“好玩”,到后面逐渐在艰苦的条件中建立起了团队友谊。
       “在影片出来之后,团队成员或许更加认同了做纪录片这种方式,以后看电影看电视大概也不会随便评价‘烂片’,毕竟亲身经历过拍摄的艰苦。 ”周家荣感叹。
       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有很多需要大家一起商议完成的事。
       首先,影片拍摄需要一个完善周全的拍摄脚本。脚本主要是明确本次拍摄的主题思想,需要拍摄哪些镜头,后期如何剪辑合成等等。这项工作决定了后期纪录片的整体效果,但是编写工作需要古建筑和影片拍摄知识,周家荣对于这类古村落纪录片拍摄也是第一次尝试,到底能不能做出来也是一个未知数。为了能使这项工作持续开展下去,他几乎把古村落相关的纪录片都搜集起来,反复观看,做了不少笔记。他的很多创作灵感也源自于已有的影片,学习他们的主题表达方式、拍摄手法、调色和音效组合等。 
       其次,影片构思再好也需要拍摄设备的支撑。团队没有多少经费,费用只能支撑拍摄组的吃住行,没有多余的经费去租赁更高级别的影视设备。周家荣只能把自己积攒的“家当”搬出来了,都是普通的单反、无人机、滑轨、斯坦尼康、三脚架和收音器材等。这些级别较低的家用设备,很难应付拍摄现场的复杂需求,在拍摄之前周家荣对此做好了预案,原定拍摄计划之外,他自己还拟了一个“B计划”,万一现场设备达不到拍摄要求就转换拍摄手法。“条条大道通罗马”,换种拍摄手法虽然在镜头上会失去一些趣味性,但是不影响画面的真实记录。
       沈有先老师和王炎松教授也出席了拍摄前夕的动员会议,并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沈老师提出了古村落调研与革命老区振兴的指导性思路,对团队后续工作起到很关键的指导意义;王炎松教授也在古建筑古村落专业知识方面给团队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
       “除了两位老师的付出以外,我还得感谢团队的成员能够坚持到最后。当时因为团队成员都是徒手把影视设备带进村里,这项艰苦的工作都是靠团队中的男生完成的,当然也少不了我们团队中3位女生在‘后勤保障’中的付出。我们拍摄经费到了最后两天越来越紧张,而且工作不断重复而变得‘乏味’,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团队所有成员都坚持了下来,没有一个中途退出的。”
       周家荣说,最终呈现的纪录片实际上和原计划的时长有一定差距,因为当时的现实限制,自己又面临毕业写论文,所以只做出来40分钟的视频。而原计划是分5集,每集45分钟,分别讲述古村落和革命老区的不同方面内容。虽然现在他已经毕业了,离开武大也有大半年时间,但是周家荣还是很期待以后能重启这个纪录片拍摄工作,完成原计划的拍摄内容,实现拍摄初衷。
       纪录片的制作带着满满的成就感和些许遗憾收工,镜头里和镜头未得以记录之处,都是项目组的汗水和收获,各个成员都培养了宽广的人文情怀,深厚的艺术修养,良好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回到校园,他们课上课下的热情更高了。沈有先老师希望学生们能够立足本土,关注社会,走向基层,了解国情、民情、社情,担当青年共产党员的历史使命与现实责任。
       本项目以全新的实践方式和保护遗产为价值取向,从高校师生的角度向全社会呼吁古建筑古村落保护,努力为社会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寻找共鸣。王炎松教授多年来从事江西乡土文化研究,建立了一个包括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的稳定师生研究和考察团队,与江西革命老区宣传和文化部门建立了合作关系,积累了丰富的调研资料和经验,取得了丰厚的学术成果。在王炎松老师的指导下,项目出版了《金溪古村落四季行》《遗落抚河的梦境》等书籍,并配合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南方周末》、《中华遗产》、《文汇报》、《临川晚报》等媒体进行了报导。
       除此之外,项目还形成了江西金溪古村落保护与利用研究报告、南丰古城特色与价值定位研究报告和棠阴古镇古建筑调查研究报告。在实例上,他们完成了乐平市老北街历史街区重点地段改造方案设计;金溪古民居园概念规划;金溪县水门巷、王家巷历史街区保护规划;南丰古城保护规划及重点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
       对于最终取得的成果,“我个人的心理其实还是十分纠结矛盾的,看到当地人的热情好客,和城市里的钢铁水泥不太一样。我既想让古村落与外界连接沟通,将古建筑的文化发扬光大,又不想让外界曲解文化,不希望这里被城市入侵得太多而失去自己的特色。”
       李潇潇感慨道,“我们目前做的只是浩瀚文遗里的一小部分,我们也发现村民对于古建筑的认识还不足,有很多古建筑因风吹日晒已经消失不见,还有些建筑被人为损坏,还有一些被小偷偷走拿去贩卖,这让我们十分心痛。希望可以加大宣传保护力度,将这些精美的建筑物保存下来,留给后代,让后人也能像我们一样,亲手触摸感受古代建筑之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也呼吁更多的有识之士能够关注和参与到古建筑、古村落保护的事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