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西:毕生耕耘国际法,足矣!(一)

期次:第267期    作者:付鑫鑫   查看:49

 

       “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留下的诗句,用于描绘梁西先生“宁静致远”的为人品格和“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或许是最合适不过了。

       近日,45万字的新书《梁西论国际法与国际组织五讲》通过了审批。“我希望,今年农历8月前,这本书能成功出版,以此纪念自己95岁生日。”梁西说,在他过去发表的著作文章中,“有的内容还有点意思,虽然谈不上全是创新,但有些原创性的见解,我想集合起来,分享给大家。别人说,名字叫‘精选集’更好,我说不要不要,因为那样太狂妄了,还是就叫‘五讲’比较实在。”
       自2014年鲐背之年开始,梁西已经“两耳不闻窗外事”,既不出山讲学,也不出门旅游,每天只是读读书、看看报。无论是客厅的沙发,还是卧室的床头,回个头、转个身都能看见书报,触手可及。
       采访中,他随手从茶几上翻出一张《参考消息》,上有巴黎圣母院被烧毁的多则报道。在报纸的边缘,先生用红笔做了标记,“总想说点什么?!”透明文件袋里,还装着各式各样的剪报。尽管一生布衣、身在珞珈,但先生对国际社会的“风吹草动”依然保有一颗“悲天悯人”的赤子之心。

        【人物档案】
       梁西,别名梁宋云,1924年生,湖南安化人。国际法学家,国际组织法学的奠基人。1953-1982年执教于北京大学法律系,1983年起执教于武汉大学,198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选批准为国际法博士生导师。曾先后兼任中国国际法学会理事、顾问,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法律顾问等。我国20世纪50年代大学教师中最早的兼职律师之一,曾多次出席最高人民法院与北京市法院重大涉外案件的庭审。1955年5月最高法院开庭审理卡麦隆(L.W.Cameron)驾驶美机侵入中国领空一案,接受委托担任被告律师。此案在中美关系史上影响重大,举世瞩目。
       主要学术著作有《国际法》《现代国际组织》《国际组织法》等,主要译著有《联合国与裁军》《希思外交报告:旧世界新前景》《吉米·卡特》等。其有关国际组织的译作,对我国1971年在联合国恢复合法席位后的初期工作有实用价值。
       1972年2月21日,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与夫人乘坐专机抵达北京,开始为期一周的对华访问。在这次会晤后,中美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尼克松总统访华的一周,被外界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
       “尼克松访华前,还是比较保密的,外面并不大清楚。基辛格打前战。”梁西先生回忆道。在得知尼克松有访华意愿时,外交部就委托北京大学法律系对一些可能会涉及到国际法的外文资料进行翻译与编辑。当时,北大法律系为尼克松访华成立了一个专门的编译小组。时年56岁的北大法学副教授梁西,是七人编译小组的成员之一。
       “尼克松访华结束后,编译小组并没有解散。此次临阵磨枪,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对联合国、国际组织、国际社会还缺乏全面了解。为了弥补不足,编译小组又承担了更多外文资料的编译工作。”梁西说,不计其数的文献,让他乐在其中。“我对联合国、国际组织方面的资料越翻越有兴趣。后来,有个同事说,梁西对联合国有兴趣,让他多搞点。而且他们都很信服我的译文,觉得梁西的英文比他们差,但翻译水平绝不比他们差。”
       国家高端智库、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所长肖永平告诉记者,梁西先生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对国际组织法的开拓性研究,对中国全面融入国际社会、为后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字之差,险些与武大失之交臂
       实际上,梁西之所以对国际法、国际组织如此痴迷,与他成长的那个动荡年代有着密切关系。
       1924年,梁西出生在湖南安化县一个普通农家,是家中长子,小名“容儿”。他自五岁入乡间私塾,习晓四书五经。六七岁时,村里来了一位着中山装的读书人,穿鞋袜走路,彬彬有礼,其上衣的四个口袋引发了容儿的好奇。
       容儿纳闷:“这是个什么人啊?”母亲黄菜英告诉他:“这是教书先生!”从此,读书当一位先生,成为容儿的梦想。可惜,3年私塾之后,因家境清寒,他不得不辍学,当起放牛娃。
       梁西9岁那年,父亲梁让惇由于不识字,将一张卖牛的字据误认为是抵押字据,并在上面按下手印,牛贩子把牛牵走了……这件事激起了梁西继续求学的想法。
       1936年,他瞒着家里只身前往10多公里外的一所新式小学,找到校长,请求读书。校长说:“你姓梁,那就写篇《凉快》的作文给我看看。”他很快写了一篇短文,校长看后觉得不错,答应接收他上学,条件是“必须用功学习,把功课赶上来”。在邻居的鼓励下,父母也同意,咬紧牙关供孩子读书。
       1940年,梁西考入湖南省立第五中学。中学时代,梁西显露出超强的思维能力,物理、几何成绩很好,同时还喜好文学。初二时,他小试牛刀,创作了一篇骂贪小说《蛙声》,并在当地期刊《楚风》上发表。受鲁迅《两地书》的启发,梁西还陆续创作了《两地蔷薇》《樊城风雨》《文明与野蛮》等多篇抗日小品文。
       外孙女爽爽坦言,时至今日,抗日剧仍是外公梁西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没有之一。
       中学期间,梁西遇到了后来的夫人刘文敏。“开始时,我找她约稿;后来,借约稿的机会,我就给她写信,她也回信。”梁西先生说起一生挚爱的夫人仙逝已三载,泪水涟涟。
       1946年,凭借作文《多难兴邦》和各科优异成绩,梁西考入国立武汉大学。当时,按他的分数能挑选的大学很多,最终与武大结缘“纯属偶然”。
       “和同学闲聊,有一个同学说,武大最好。我说,你知道武大?他说:‘武大在武汉,千湖之城,还有长江,多好啊!去了以后,有山有水,武大很美。’就是人家这么一个建议,我就不去考北大,也不去考湖南大学,就挑了武大。你说,这个事情有多偶然!”梁西对记者说。
       之所以报考法律系,则是因为法律系免收学费,不会增加家庭负担。等待发榜的日子,梁西到湖北公安县当家庭教师,自食其力。当时的通信联络很不发达,一个多月后,他在一份迟到的报纸上看到了武大的录取名单,遗憾的是并没有自己的名字,只有一个与自己仅一字之差的“梁采云”。朋友们都劝他就此作罢,然而他却怀揣一份“不到黄河心不死”的信念,仍决定亲赴武昌探个究竟。
       武大体育馆门前的法国梧桐,阳光下闪闪发亮的绿琉璃瓦屋顶,樱花大道旁高大的宿舍楼老斋舍,令梁西心驰神往。最后到了注册组,惊喜中证实“梁采云”就是“梁宋云”。几天来路途上的紧张与疲惫消失殆尽,他随即给父母亲写信报喜。
       “感觉就像丑小鸭变成白天鹅那样幸福。”梁西掩口笑说。(原载《文汇报》2019年5月15日,待续)